松原市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市本级财政收支预算调整方案的议案
市人大常委会:
今年以来,市本级新增一般债务转贷收支61936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支188150万元,同时受减税降费、新增转移支付资金、压减支出等事项影响,需要对2021年市本级财政收支预算进行调整。现将具体调整方案汇报如下:
一、一般债券调整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十七条规定,预算执行中需要增加举借债务数额的,应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报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执行。2021年市本级一般债务转贷收入61936万元,其中,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收入为7186万元,专项用于市政建设、教育、农林水利等领域的民生类建设项目,共计3个项目(详见附件1);再融资债券收入54750万元,全部用于市直债务还本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支列一般公共预算。
二、专项债券调整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十七条规定,2021年市本级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88150万元,其中,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为158100万元,专项用于水利、棚户区改造、供水、卫生健康、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城市停车场、教育、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民生类建设项目,共计15个项目(详见附件1);再融资债券收入30050万元,全部用于市直债务还本支出。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支列政府性基金预算。
三、债务限额和余额变动情况
2021年松原市本级债务限额为154.7亿元(一般债务限额79.8亿元,专项债务限额74.9亿元),债务余额为151.4亿元(一般债务余额78.3亿元,专项债务余额73.1亿元)。
四、债务偿还计划
(一)一般债务。一般债务还本支出56159万元,其中,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54759万元,外国政府债务还本支出1400万元。一般债务付息支出31293万元,其中,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付息支出30393万元,外国政府债务付息支出900万元。一般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84万元。
(二)专项债务。专项债务还本支出30058万元。专项债务付息支出21679万元。专项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66万元。
五、一般公共预算调整方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在年初预算的基础上需要调减34683万元(详见附件2)。具体为:
一是地方级收入调减5580万元,主要是受减税降费因素影响。二是转移性收入调减29103万元,其中:①一般转移支付收入和专项转移支付收入调增43053万元,主要是预算执行中新增上级转移支付收入;②调入资金调减134092万元,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减少;③债务转贷收入调增61936万元,主要是新增政府一般债券7186万元,再融资债券54750万元。
调整后,2021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将从年初预算的606135万元调整为571452万元,比年初预算减少34683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在年初预算的基础上需要调减34683万元(详见附件2)。具体为:
一是财政支出调减174067万元,主要是按照“过紧日子”要求,压减非刚性、非急需支出。二是转移性支出调增139384万元,其中:①一次性上解支出调增3779万元;②年终结余调增74443万元;③调出资金调增5003万元;④债务还本支出调增56159万元。
调整后,2021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将从年初预算606135万元调整为571452万元,比年初预算减少34683万元。
六、政府性基金预算调整方案
(一)政府性基金收入。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总收入在年初预算的基础上需要调增45881万元(详见附件3)。具体为:
一是政府性基金收入调减148113万元,主要是土地出让减少。二是转移性收入调增193994万元,其中:①新增上级转移支付收入调增841万元;②调入资金调增5003万元,主要是经开区增加基金投入;③债务转贷收入调增188150万元,主要是新增政府专项债券158100万元,再融资债券30050万元。
调整后,2021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总收入将从年初预算 230683万元调整为276564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45881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支出。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总支出在年初预算的基础上需要调增45881万元(详见附件3)。具体为:
一是政府性基金支出调增89213万元,主要是新增政府专项债券及经开区加大基建投入增加的支出。二是转移性支出调减43332万元,其中:①调出资金调减127574万元,主要是土地出让净收益减少;②债务还本支出增加30058万元;③年终结余增加54184万元。
调整后,2021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总支出将从年初预算230683万元调整为276564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45881万元。
以上预算调整方案,请审议决定。
附件:1.2021年市本级新增政府债券资金项目情况表
2.2021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调整情况表
3.2021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调整情况表
松原市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