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城市公园广场管理条例(草案)》政策解读
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重要精神,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城市公园广场建设的新期待,松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松原市的实际情况,开展《松原市城市公园广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立法活动,并形成了目前的《条例》(草案)。
一、《条例(草案)》制定背景
随着bbin宝盈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公园广场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功能和作用日益凸显,市民对公园广场的环境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更高的期望。然而,目前在公园广场的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设施损坏、环境脏乱、违规行为等,需要通过立法来规范管理,明确各方责任,加强对公园广场生态环境保护的刚性制度约束,以确保公园广场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条例(草案)》起草的主要依据
《条例(草案)》起草主要依据国家有关公园广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城市绿化条例》等。同时,重点参照《城市公园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并注重与《松原市城市绿化条例》《松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本地区制定的其他法规内容相衔接。
三、《条例(草案)》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一)框架结构
本条例(草案)共分为五章,包括总则、规划和建设、管理和服务、法律责任、附则等。
(二)主要内容
1.总则
明确立法目的是加强公园广场管理,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满足市民需求;适用范围涵盖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公园广场;确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等基本原则;规定政府及各部门职责,包括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责任。
2.规划和建设
强调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明确改变用地性质的程序和要求,同时规范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建设项目提出严格要求并规定了项目审批、验收等程序。规定了设施设备建设与维护的具体要求。
3.管理和服务
明确管理机构职责,并从服务标识、安全管理、噪声管理、环境卫生、古树名木保护、经营行为、活动举办、车辆管理及其他禁止行为等方面进行全面细化规定。
4.法律责任
针对各类违法行为设定了相应处罚措施,确保条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对公园广场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明确了责任追究机制,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加强管理工作。
5.附则
规定了条例的施行范围、日期等。
四、《条例(草案)》立法思路及亮点
一是明确管理责任,规范管理行为。清晰界定了市、县(市、区)政府,各相关部门以及管理机构在公园广场管理中的具体职责,避免出现管理空白或推诿扯皮现象,提高管理效能。
二是突出公众参与。倡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公园广场的保护、管理和监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是注重条文的灵活性、适应性、可操作性。在具体内容上,力求条文的简明扼要,形成对上位法内容的有效覆盖。明确公园广场管理的主体、途径;强化相关问题的类型化治理,明确对设施管理、公共活动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问题的多角度管控。结合松原市实际情况,使条例的规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切实解决公园广场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制定本《条例》,旨在加强松原市城市公园广场的规范管理,提高公园广场的服务质量和环境品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美、舒适、安全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也为城市公园广场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起草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松原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力求使本条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松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11月14日
